為了進一步深入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精準把握和領會新課標的內容和主要變化,指導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力和落實新課標的實踐力,8月20日,天橋區實驗小學組織全體語文老師在校集中參加語文新課標專題線上培訓活動。
專家引領 指明方向
上午,首都師范大學蔡珂教授以“新課標解讀”為軸,充分挖掘學科的育人價值。蔡教授分別從“關注學科核心素養不應忽視學習方式的變革”“素養教學并非不要知識”“成就表現才是真正的學業質量”等方面對新課標進行解讀。
下午,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吳欣歆教授以“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建議”為主題,緊扣學習任務群核心內涵,詳解課標理念,指明教學路徑,剖析教學價值,指導教、學、研。吳教授的解讀,猶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仔細聆聽 認真記錄
教師們在學習過程中仔細聆聽 ,認真記錄,深入領會語文新課標究竟新在哪里,積極思考課堂教學如何落實新課標,努力做到育人要有新理念,教學要有新方法。
分組研討 思維碰撞
教而不研則淺,聽完專家們的解讀,語文組的老師們分教研組進行研討,圍繞"如何更好的讓語文課標落地”、“如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展開現場教研。
學有所得 攜手成長
一年級教研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在核心素養下進行語文教學實踐活動。教學要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重視知識的生成過程,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強調師生、生生互動。變革教學模式為“交流—合作課堂”,分為問題引領、小組合作和全員參與三部分,培養學科能力和素養。
二年級教研組
通過今天的培訓,我們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我們的教育理念必須要與時俱進。新課標的理念實用性更強,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語文的熏陶作用,核心素養的內容指向變化,從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轉為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新的理念需要我們好好揣摩才能真正用到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切實提高。
三年級教研組
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挑戰,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種互動式教學才能達到相互促進、教學相長的效果。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更應該成為我們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四年級教研組
今天通過聆聽專家對課程標準深入淺出的講解剖析,獲益匪淺,總體來說更新了我們對教材的理解認知,促使我們把握語文教學新的時代脈搏。結合新時代提出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聚焦到我們平時的教學,我們要更新角色,我們不再是課堂的主講者,我們應該做好問題的設計,策略的指引,經驗的分享和平等的交流。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將重心放在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整體設計,統籌安排,體現層次性和差異性。
五年級教研組
通過聆聽兩位專家老師對于新課標的解讀,我們對于新課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對于核心素養、學習任務群等有了清晰的認識,明確了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以學習任務群為驅動,層層遞進,才能真正培養我們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情境性和實踐性,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學生語文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六年級教研組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培訓,讓老師們再次對當下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與反思。尤其是對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核心素養內涵的理解和學習任務群的內容,更是在專家細致的逐步講解中,專業上的理論分析與與教學案例的列舉下,更是有了一種“撥開云霧見月明”的感覺。新課標的修訂讓老師們感到了語文教學的任重而道遠,每一位老師首先要接受新的標準,按照新的要求,圍繞新課標提出的多種建議,及時變換角色,積極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業中,發揮自身的水平,借助實踐活動,自主探究地學習。
“乘風破浪踏歌行,策馬揚鞭奔新程”。本次培訓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新課標的探究與實踐剛剛開始。天實的全體語文教師將秉承本次培訓精神,繼續研讀新課標,立足素養導向,聚焦概念教學,扎扎實實學習,勤勤懇懇工作,為新學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