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作家榜上,她是年齡最大的上榜者,已近106歲高齡,仍精神矍鑠,筆耕不輟。楊絳先生已經跨越兩個世紀的人生起伏。在才女之列,她是最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生于亂世,心中卻有一份與世無爭的寧靜。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在無錫一個有名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楊蔭杭是著名的大律師,姑母楊蔭榆亦是中國第一位女大學校長。她從小雖身材短小其貌不揚,但學業精良、乖巧聰慧深得父親寵愛。
1928年,一心想報考清華外語系刻苦努力的她,卻因南方沒有名額,只得無奈轉投蘇州東吳大學。在校期間,她踏實進取,不僅專業拔尖,在班里才冠群芳,還喜歡音樂能彈月琴善吹簫工昆曲。
1932年初,為能讀清華外語系,她放棄出國留學機會憑著執著的毅力終如愿考取清華研究院外國語研究生。愛情總是不期而至。讀研期間,她與錢鐘書在清華相遇了。1935年,他們踏入婚姻的殿堂。
然而婚后的柴米油鹽哪有吟詩作賦的愛情來得輕巧加之錢家身為舊式人家男尊女卑觀念極強為了愛情她只得甘做錢家“灶下婢”。隨鐘書留學英國旅程她發現這個鼎鼎大名才子的居然分不清左右手,不會系鞋帶上的蝴蝶結甚至連拿筷子也是一手抓。
生活中,他完全失去了“翩翩風度”,成了一個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處處依賴她。當那些浮于人世的塵埃落定她與生俱來的才華與魅力卻依舊閃光在歲月歷練下燁燁生輝。她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丈夫完成《管錐篇》并自學西班牙語完成八卷本《堂吉訶德》的譯著諷刺小說,并將其作為禮物送給西班牙國王,這套譯本后被譽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之一。
1966年他們深受被整得苦不堪言,被剃陰陽頭之后連夜趕做假發套照常出門買菜1969年他們又被下放至干校已近六十歲時還要種菜但這并未阻礙她的學習和創作。在丈夫病重住院時她獨自一人悉心照料,而當女兒病重住院時也是這樣奔波到最后夫妻雙亡后她的內心之沉穩和強大令人肅然起敬。
96歲仍能推出《走到人生邊上》純真至美散文集,與世人探討人生的價值和靈魂去向隱于世事喧嘩之外陶陶然專心治學。這也成就了她的大智若愚處世智慧,以及晚年的佳作倍出、生活怡然自得充沛狀態誰說女人最大的敵人是時間?越過光陰隧道與生活滄桑閱歷能讓才華更持久,也能讓幸福更趨向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