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三年級語文教案:肥皂泡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吹肥皂泡的過程。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體會文中蘊含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預習課文,熟悉字詞,理解課文大意。
2、教師準備吹泡泡用的肥皂水(也可由學生自帶),通過玩游戲的方式帶入課文情境。
3、指導學生理解文中一些不容易讀懂的句子,從中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真摯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快樂的童年生活的留戀,學會仔細觀察和描述生活中的小事。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組詞、造句。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理清“吹肥皂泡——欣賞肥皂泡的樣子——感受吹肥皂泡的樂趣”這一行文順序。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體會寄寓在簡單游戲中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童年生活無憂無慮,我們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做游戲,在游戲中尋找歡樂和夢想。同學們喜歡吹泡泡嗎?那些五顏六色的透明泡泡,就像一個個美麗的夢,輕輕地飄到了天空中。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小時候也喜歡吹泡泡。那時候的吹泡泡游戲和我們現在玩的,還是一個樣兒嗎?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翹舌音“顫、扯、串”,平舌音“皂”和后鼻音“廊、仰、嬰”。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皂、廊、碗、嬰、巔”等字時,可以結合圖片;學習“若、嬌、扯、仰、透、希”等字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扯、仰、顫、巍”等字時,可以用動作表演的。方法。
對比識字示例:
若(若干)—苦(苦瓜)
嬌(嬌艷)—橋(立交橋)
扯(拉扯)—址(地址)
仰(仰望)—柳(楊柳)
透(透明)—秀(清秀)
希(希望)—稀(稀少)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碗”左邊窄小,位置靠上,寫在豎中線左邊;右邊寶蓋頭寫得略窄,撇向左下伸展,豎彎鉤不宜太大。
“越”的走之旁寫在豎中線左邊,平捺向右下長伸;“戉”寫在豎中線右邊,瘦小而略靠上,斜鉤拉長,但上下均不超過走之旁。
“嬰”上面左“貝”略比右“貝”小些,寫在橫中線上部;下面“女”橫拉長托上,字形扁寬。
易錯提示:
“皂”上面是“白”,不要寫成“自”。
“嬌”右上部是“夭”,首筆是短撇,不要寫成短橫。
“仰”左邊是單人旁,不要寫成雙人旁;右邊是“卬”,不要多寫一撇成了“卯”。
“廊”是廣字頭,不要寫成廠字頭;里面是“郎”,不要少寫左邊的兩點,也不要把右邊的包耳旁寫成了單耳刀。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帶廣字頭的字:廊(長廊)—庫(寶庫)—廬(廬山)—序(順序)—床(床單)—莊(村莊)—府(天府之國)—慶(國慶節)—店(商店)—應(應該)
帶走之旁的字:越(翻越)—超(超過)—遍(遍布)—遲(遲到)—邊(邊疆)—趕(趕緊)—起(起立)—達(到達)—通(聯通)—趙(趙錢孫李)
(4)多音字。
和
huò:和弄和稀泥
hé:和平和風細雨
hè:唱和曲高和寡
huó:和面和水泥
挨
ái:挨罵忍饑挨餓
āi:挨著挨家挨戶
(5)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明確: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她的作品充滿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如《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
2、全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各部分分別講了什么?
明確: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介紹“我”童年時最喜歡玩的游戲是吹肥皂泡。
第二部分(2~4):寫玩肥皂泡的過程以及產生的奇妙想象。
第三部分(5):寫吹肥皂泡的感受——不僅給“我們”帶來快樂,還寄托了“我們”美好的愿望。
3、說說課文是按照怎么的順序來構建全文的。
明確:吹肥皂泡——欣賞肥皂泡的樣子——感受吹肥皂泡的樂趣。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文章講述了偉大的世紀老人冰心童年時代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看肥皂泡、想象肥皂泡的過程。讀著讀著,同學們有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看見了一個扎著小辮兒的小姑娘坐在廊子邊,端著小木碗,拿著小竹管,滿心歡喜地看著五顏六色的泡泡飄啊飄,多么可愛啊!同學們課下可以多讀讀這篇課文,感受字里行間的美好、歡樂與純真。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三年級語文教案:肥皂泡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9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的。
3、聯系自己的游戲體驗,以現實生活為依托進行口語交際及小練筆的練習,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品詞析句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描寫,品味本文語言文字的生動性。使學生各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吹肥皂泡。
2、老師、學生準備吹泡泡用的工具。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課前活動:帶著學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樂趣。)
一、創設情境,師生交流,激趣導入
同學們剛才我們玩吹泡泡的游戲,你們感覺怎么樣?像我們這么大的時候,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過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兒的肥皂泡,經過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夢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嗎?出示課題《肥皂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遇到生字詞看準多讀兩遍,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標上記號。(可以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2、小組交流
過程:4人小組學習中一名同學當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匯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并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4、教師檢查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攪拌溶化玲瓏驕傲渡過嬰兒
懸念嬌軟蘸水屏住呼吸
5、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6、檢查自讀課文情況。
指名讀課文,正音。師生評述是否正確、流利。
三、整體感知,把握文章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肥皂泡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夢幻泡泡)
四、作業:
學生繼續搜集有關冰心的資料,了解冰心。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冰心奶奶的《肥皂泡》,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師板書課題。
二、讀中品味、深入探究。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語段,做上標記,并在空白處簡單寫出你喜歡的理由,跟同桌說一說,讀一讀。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師:誰來讀讀你喜歡的語句,一邊讀一邊想像著畫面,把你想到的畫面讀出來。(誰愿意把你喜歡的語句讀一讀,并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弄”“黏稠”)。
(1)引導學生體會到吹肥皂泡的動作特別輕。吹肥皂泡的動作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體會到的?(動作輕:慢慢地吹起、輕輕地一提、輕輕地扇送;樣子輕:輕圓的、軟悠悠地飄游)
(2)指導感情朗讀。師:(由動作的“輕”過渡到樣子“輕悠悠”)正因為慢慢地吹,才會有這樣輕圓的網球大小的泡,只有輕輕地一提,肥皂泡才能輕悠悠地在空中飄游。看來吹肥皂泡也要我們認真地去做,仔細地去琢磨,小心地去吹,吹起的泡泡更要精心呵護,才能飄得更高更遠。誰還想再讀讀?)
(3)實踐活動:吹泡泡
觀察這些泡泡什么樣,用書中的詞或句子說一說。好,有泡泡水的同學趕快給大家吹起美麗的泡泡吧。
(第四自然段)
師:誰喜歡冰心描寫肥皂泡美麗的這段文字,把你想到的美麗畫面讀出來?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從形態多姿、顏色多彩、變化多樣幾方面去考慮,結合自己吹肥皂泡時觀察到的情景來理解。
①“五色的浮光”“亂轉”(五色--即五彩。原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后來泛指多種顏色。浮光--液體表面的光澤、顏色。課文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澤和顏色。)師:五色的浮光在什么樣的球面上亂轉?
②“輕清透明”(“輕清透明”四個字不僅寫出了肥皂泡“輕”的特點,而且寫出了肥皂泡純凈、清亮、透明的特點)。指導朗讀:輕清透明的球面上浮光百轉、色彩斑斕,多美麗,多神奇呀!誰來美美地讀讀。
師:在這段中你還喜歡哪句話?(誰也喜歡這句話,把你喜歡的'句子讀讀。——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玲瓏嬌軟”(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軟、嬌嫩、美麗。玲瓏,精巧細致。嬌軟,美麗、嬌嫩。)為什么說是“玲瓏嬌軟”而不說“玲瓏柔軟”呢?體會喜愛、嬌愛之情。師:剛才,我們吹的時候,也看到了一串串玲瓏嬌軟的小球四散紛飛,就像淘氣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戲,多活潑、多可愛呀!誰來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師:小球這么美,那大球呢?
④“有時吹得……光影凌亂”;還——顫巍巍的。為什么說“顫巍巍”的?師:你能想像這顫巍巍的、光影凌亂的泡泡,讀讀這句話好嗎?
⑤真緊張呀!這脆弱的球,顫巍巍的光影凌亂,很快就要散裂了。這時,大家都——懸著心,仰著頭,屏住呼吸。這時,吹肥皂泡的孩子們心里可能在對肥皂泡說什么呢?(小肥皂泡,我為你祝福,希望你能……)
(2)指導朗讀。是呀!這脆弱的泡泡牽動著孩子們的心,她們滿懷期待,希望它們多停留一會兒,祝福這美麗的泡泡飛得又高又遠。
師:看,這些千姿百態、色彩斑斕、浮光百轉的肥皂泡,四散紛飛,就像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多開心,多快樂呀!自己再美美地讀一讀這幾句話。
(第五自然段)
這夢幻般的肥皂泡,是我們自己小心的輕輕吹起的……落到一個濃睡中的嬰兒的雛發上……
(1)你還喜歡哪兒?把你想到的畫面讀出來。(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
師:這里連用了四個“那么”,你體會到了什么?(特別喜歡肥皂泡)
導讀:真是太喜歡這些肥皂泡了。因為這夢幻般的肥皂泡是我們小心地、輕輕地吹起來的,吹了起來,又輕輕地飛起,是——生讀(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目送著她,心里充滿了——生讀(快樂、驕傲、希望……(板書:快樂驕傲希望……)
(2)希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畫面讀出來。
(3)送上天去做什么?送過海去做什么?
(4)飛到明月、夕陽、美人、睡嬰身邊的僅僅是肥皂泡嗎?從哪兒看出來的?誰來想像著讀讀。其他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去聽、去想,走進夢幻般的泡泡世界。你眼前似乎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
(5)聽你們這么一說,我仿佛就是一個肥皂泡,輕悠悠地落在春娃娃頭頂的花環上,追隨著她,給高山披上綠妝,給大地穿上彩衣,與小河、小鳥共唱“春之歌”。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會帶著希望和夢想飛到哪兒?誰愿意說說你美好的想像,讓我們也來分享你的快樂。
第六然段
師:但是,這夢幻般的肥皂泡,一個一個地吹起,飛高,又一個一個地破裂。(讀6段)我們從夢幻的世界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那些肥皂泡只能成為美好的夢想,成為童年美好的回憶。
4、再讀全文,感悟升華(配輕音樂)
師:在玩肥皂泡游戲的過程中,冰心奶奶不但做了,吹了,還認真的欣賞了自己吹出的每一個肥皂泡,她滿懷愛心和向往,寫下了這篇美妙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讀一讀這篇文章。
三、拓展延伸
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記錄下來。
四、布置作業
閱讀冰心的文章
《肥皂泡》教學反思
本學期的骨干教師引領課,我上的是冰心的文章《肥皂泡》。這篇課文即貼切學生的生活,又有優美、恰當的詞句,讓人讀起來有一種美得享受。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如下亮點:
1、抓重點詞、句理解文本。在教學中,我抓住了如“輕清透明”、“脆薄”等詞語,引導學生從字面和聯系上下文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體會。
2、學生對“她”字的理解。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學生就已經提出了“為什么用女字旁的她?”我把這個問題放在了學習文本之后解決,通過學習,學生已經感受到了吹肥皂泡帶來的快樂、童年的樂趣,所以學生能夠深入地進行分析。
3、生活—文本—表達。在授課前,我布置了吹肥皂泡的游戲,之后又讓學生進行了描寫,在學習課文之后,學生深有感觸,通過修改,使自己的習作更加生動。
不足之處:
1、課堂中不能照顧全體學生。
2、學生感悟的少,老師講的多。
3、學生的美感不足,指導朗讀不充分。
三年級語文教案:肥皂泡 3
【教學設想】
1、理解詞語,進一步感受泡泡的美。
2、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態度,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歸納文中指定段落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激發興趣
2、生交流。(3—4名同學)
3、吹泡泡你喜歡玩嗎?想不想來體驗一下?
引導學生觀察,并說出幾個動詞來。
二、介紹作者,了解冰心
冰心是一位有著獨特人格魅力和獨特寫作風格的作家。母愛、童貞、大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題。冰心愛海,她的童年是在海邊度過的,正如母親總是源源不斷地把力量傳送給他親愛的孩子一樣,海是冰心永遠的源泉。冰心博愛,她的愛緣自于海,更緣自于母愛。冰心愛世間萬物,更愛兒童,她純真、犀利、堅定、勇敢、正直。冰心一生,追求真、善、美,歌頌真、善、美。美蘊涵其作品中的各個方面,有人情美、自然美、童心美、情感美……
三、引入課文內容的學習。
同學們,冰心奶奶像你們那么大的時候,也吹肥皂泡。她的肥皂泡吹得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兒的肥皂泡,經了她的手,他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還吹出了冰心奶奶的夢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嗎?打開書,自己讀一讀,請大家在讀的過程中勾出自己的重點詞。學生讀書時,教師在黑板上板書以下詞語:
和弄扇子扇送薄球散裂亂轉
四、學習詞語
1、出示課件:正音、練習讀。屏幕上的詞語可不容易讀好,會讀嗎?誰來試一試?教師正音后讓學生練一練,然后齊讀,抽讀。
2、了解學生在閱讀中的學詞情況。有沒有老師沒寫上,而你又認為非常重要的詞語?板書:黏稠顫巍巍山巔……注音、正音、練讀。
3、讀課文,攻破難點。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周老師給你一個建議:通讀一遍之后,集中精力攻破難點。
4、輪讀課文。
五、理解課文內容。
1、冰心奶奶是怎樣做泡泡水的'呢?(很聰明,書中寫了,就知道馬上看書。)誰來說一說?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說。(出示課件)理解“和弄”一詞。
2、管你這樣做了,可不一定就能吹出許許多多美妙的肥皂泡。冰心奶奶可細心了,做肥皂泡的奧妙,她在文中已偷偷地告訴了大家。讀讀2、3自然段,同學們一定能夠把他找出來。理解“黏稠”一詞。
3、我們班的同學真是越來越聰明!怎么吹呢?讀3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說。(出示課件)。
4、泡泡水我們會做了,泡泡我們也會吹了,小管子的那一頭會吹出些什么樣的泡泡呢?讀4、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樣的呢?標出寫泡泡樣子的詞語。抽學生說,教師展示課件,然后讓學生讀。黑板上的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老師告訴學生:用嘴巴是很難講清楚的,憑空想象也很難,但是只要你親自去吹一吹肥皂泡,你就能從那奇妙的泡泡身上找到這些詞語。
六、小結內容,齊讀全文。
在玩肥皂泡游戲的過程中,冰心奶奶不但作了,吹了,還認真的欣賞了自己吹出的每一個肥皂泡,她滿懷愛心和向往,寫下了這篇美妙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這篇文章。
三年級語文教案:肥皂泡 4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肥皂 長廊 小碗 假若 透明
嬌軟 拉扯 仰望 一串串
飛越嬰兒希望
2、導入新課。
《肥皂泡》這篇課文并不長,但作者把自己的做法、想法寫得是那么的到位,每個詞、每句話,甚至每個標點符號運用到文中,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這節課,我們就來具體賞析。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閱讀第1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問題: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這一段用簡單的一句話點明了“我”小時候最愛玩的游戲就是吹肥皂泡,呼應文題。
2、閱讀第2~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問題。
(1)第2自然段寫了什么?
明確:交代了吹肥皂泡最適合的天氣——潮濕的陰雨時節。“母親總教我們在廊子上吹肥皂泡”,一個“總”字說明吹肥皂泡這個游戲“我們”經常玩。
(2)第3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又是怎么描寫的呢?
明確:寫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過程。這一段里集中運用了動作描寫,如“放、加、和弄和弄、蘸、吹、提、扇”這些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詳細過程,也表現出“我們”快樂的心情。
(3)第3自然段中的“然后”“再”是表示什么的詞語?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些詞語是表示先后順序的關聯詞。它們準確地體現了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過程。
(4)怎樣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兩個“輕輕”?
明確:“輕輕地一提”“輕輕地扇送”,這兩個“輕輕”體現出“我們”喜歡泡泡,生怕肥皂泡破裂的心理,可見“我們”吹肥皂泡時認真的態度和快樂的心情。
(5)第4自然段寫了什么?在這一段中,作者抓住了肥皂泡的哪些方面進行描寫?展現了肥皂泡的什么特點?
明確:寫了肥皂泡的美麗以及孩子們對肥皂泡的喜愛。作者抓住了肥皂泡的顏色、形狀和變化進行描寫,展現了肥皂泡的美麗與神奇。
3、閱讀第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問題。
(1)“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連續的四個“那么”構成了排比句,體現了作者對肥皂泡的喜愛。
教師點撥:
把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的修辭手法,叫作排比。用排比來說理,可以收到條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用排比來敘事寫景,能使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總之,排比的行文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有極強的'說服力,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還能深化中心。
我們在寫作時,可以用排比的形式開篇,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讀者的共鳴;也可以用排比的形式來安排中間的各個段落,使文章結構清晰、層次分明;還可以用排比的形式來結尾,抒發強烈真摯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或達到號召的目的。
(2)在吹肥皂泡、欣賞肥皂泡的過程中,作者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明確:作者的心里充滿了快樂、驕傲與希望。
4、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主旨。
明確:課文寫了作者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童年趣事,不僅表現了作者細心觀察生活的特點,還表達了她對自己童年時代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談話小結:作者吹肥皂泡,不僅吹出了快樂,吹出了情趣,還吹出了夢想,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我們一定要珍惜這美好的生活,珍惜這短暫而快樂的童年。學完這篇課文,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呢?大家可以拿起筆來,用簡單的話寫一寫。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三年級語文教案:肥皂泡 5
一、教學目標
認識“廊、和”等 8 個生字,會寫“皂、廊”等 13 個字,會寫“肥皂泡、種類”等 13 個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清楚吹肥皂泡的過程。
體會作者由肥皂泡產生的豐富想象,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說清楚吹肥皂泡的過程。
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練習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肥皂泡的圖片或視頻,提問學生是否玩過肥皂泡,引導學生回憶吹肥皂泡的經歷。
板書課題“肥皂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正音。
重點指導“廊、嬰、巍”等字的`讀音和寫法。
理解“和弄、顫巍巍”等詞語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肥皂泡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板書:做肥皂泡、吹肥皂泡、看肥皂泡、想肥皂泡。
(四)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學習“做肥皂泡”部分
自由朗讀第 3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做肥皂泡的?
指名回答,教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引導學生抓住“和弄和弄、放、加、攪拌”等動詞,說清楚做肥皂泡的過程。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學習“吹肥皂泡”部分
指名朗讀第 4 自然段,思考:吹肥皂泡時需要注意什么?肥皂泡是怎樣吹出來的?
同桌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引導學生抓住“慢慢地吹、輕輕一提”等詞語,說清楚吹肥皂泡的方法和過程。
指導學生用“先……然后……再……”的句式,說一說吹肥皂泡的過程。
體會“那輕圓的球兒便從管上落了下來,軟悠悠地在空中飄游。”這句話中“軟悠悠”一詞的表達效果。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學習“看肥皂泡”部分
自由朗讀第 5 自然段,思考:肥皂泡是什么樣子的?作者看到肥皂泡時有怎樣的感受?
指名回答,教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引導學生抓住“五色的浮光、輕清透明、玲瓏嬌軟、脆薄、光影零亂”等詞語,體會肥皂泡的美麗和神奇。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讀出肥皂泡的美麗和作者的喜愛之情。
學習“想肥皂泡”部分
指名朗讀第 6 自然段,思考:作者由肥皂泡產生了哪些想象?
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讀出作者的想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總結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回顧作者做肥皂泡、吹肥皂泡、看肥皂泡、想肥皂泡的過程,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拓展延伸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童年時最喜歡玩的游戲,與同學分享游戲的過程和感受。
推薦閱讀冰心的其他作品,如《繁星》《春水》等。
(六)布置作業
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仿照課文第 5 自然段,寫一寫自己喜歡的一種事物。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深的理解,能說清楚吹肥皂泡的過程,體會到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但在教學中,對文中一些難懂的句子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