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了一個明信片,上面是我之前的話語:如果沒有時差就好了,我喜歡你的時候,你也恰好喜歡我。如果沒有告別就好了,我想念你的時候,你恰好在我身邊。你的眼睛如同最深的黑夜,卻閃爍著無數燈火的光芒。你的眼中有世界的風景,但卻無法容納一個真正屬于我的地方。
記得有一次,朋友向他表達愛意,他問我該如何說。我建議他贊美對方的眼睛。他可以這樣說:“你的眼里有著無盡星辰,里面住著一個永遠與你相守的人?!焙髞?,他們成功地在一起了。我心想,這真是太幸運了。
人生旅途中,我見證了許多分手和重逢、爭吵和和解,也見證了一些未能實現的情感付出。有時候,我會安慰自己,這一切都證明對方不值得;有時候,又感到無奈,為何感情這門學問如此不公平?
大約三年前,有個姑娘勇敢地去表白,而那個人卻堅決拒絕她。她并未放棄,她每天等在他的公司樓下,每天研究不同的早餐搭配。這份執著甚至讓她折了一百朵玫瑰,用以慶祝他的生日。然而,最終兩人還是分開了。那年頭,他出現了另一個人,與之共同生活。
那位姑娘什么都沒說,只是喝掉一瓶酒,然后毀壞她的手機。我送他們回家,一路上大家都安全抵達,最后只剩下那個姑娘。她對我說:“盧思浩,你是否曾經愛過某個人?”我回答:“是?!?/p>
“您愛到現在仍然記得上海的天氣預報,”她輕聲說道,“但自從離開上海以來,您便再也沒有踏足那里一步。”她的聲音帶著哽咽,她繼續道,“您知道我們之間可能不會有什么結果,但是當我們相遇時,無論這些都會被拋到腦后,我們就會拼命去珍惜彼此?!?/p>
當那對夫婦結婚的時候,那個姑娘只是在群聊中簡單地說了一句:“為什么不是我?”然后再也沒提起這個話題。
你也有過類似的疑問嗎?為什么不是我們?為什么不是你們?難道你們哪里都不夠好嗎?
沈從文先生曾經這么說的:“走過許多橋梁,看過許多云彩,品嘗過各種酒水,但只有對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人才情動心弦。”其實,你們都是很好的,只是在拼盡全力做到最完美的情況下,就還不如別人的“剛好”容易找到。
恍若一次偶遇,在路口等待紅綠燈;恍若一次巧合,在今天聽見一首歌曲;恍若一次旅行經過車站。你糾結,而我則堅定;你難受,而我能讓你笑顏復現;你失眠,而我陪伴至清晨醒來。
因此,每當遇到那個特別的人,都像久違重逢般溫馨。而且,我們總要學會把真心放在應該歸屬的地方,因為我們繞圈子追尋,就是為了找那個能夠共賞世界之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