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也是家人
“貓貓怕是不行了,醫生你快救救它吧。”
2022年8月的一個晚上,一個焦急的女人走進成都安安寵物醫院,她抱著一只名叫花瓣的小貓,帶著哭腔找到醫生。花瓣癱在主人懷里,沒有力氣發出任何聲音,身上的皮毛隨著腹腔內的急促呼吸痛苦地起伏。
寵物貓科、內科醫生王玉琴診斷后發現,花瓣是心臟病突發,喘不過氣,命懸一線。把花瓣送進重癥監護后,醫護們給它做了吸氧、鎮靜和利尿治療。
主人和醫護們守了三天,花瓣的身體狀態卻一直不見好。考慮到后續費用和小貓的痛苦狀態,醫生們建議放棄,但主人堅持繼續治療,這個三十來歲的女人將花瓣視作家人,她不愿意放棄小貓的生命。
但幾天后,奇跡般的,花瓣緩過來了。王玉琴和醫護們松了口氣,又一個小生命被挽救了下來。
王玉琴今年32歲,有9年從業經驗的她接診過許多類似的急診病例,“有墜樓的、中毒的、心臟病的,還有尿閉的。”除了急診以外,她最常處理的還是寵物們的嘔吐、腹瀉、皮膚病問題,這些年來,她累積接診接近兩萬只寵物。
主人在寵物生病時的焦急和呵護,是王玉琴最直接感受到的,“現在大部分養寵物的人,都是把寵物當成自己的小孩去看待,所以養的也相對比較精細,照顧花的時間也多。”
王玉琴告訴「后浪研究所」,小時候,自己家也養小貓小狗,但那時候不懂絕育和健康知識,寵物們不是走失丟了,就是被人傷害了。但在從事這行職業之后,她漸漸發現,人們對于寵物養育的觀念發生了變化,“現在(寵物主)已經有比較好的意識了,知道要打疫苗,定期去驅蟲,甚至有去做體檢的。有的寵物主人能接受更高階的一些檢查,我們有核酸檢查、CP核磁,他們都是愿意做的。”
人們越來越把情感寄托在寵物身上,在貓貓狗狗那里,找到心靈治愈的能量,也學會承擔生命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