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策劃人:有營銷但也需要自己足夠“有故事”
“這背后有營銷推手是肯定的,目前我個人覺得是王心凌自己團隊在做這件事的可能性更大。”5月26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剛跟著名文娛策劃人舞美師表明來意,他這樣說到。
舞美師說,自己所說的“有營銷”并非是貶義。“我敢說包括《乘風破浪的姐姐》在內,每一檔類似的綜藝節目,每一位參與其中的藝人都有這個意識和團隊在具體執行。只不過,這次王心凌(的團隊)更高明,結果也更好。”
舞美師也對王心凌這次翻紅深感意外。“第一期節目我看了,我敢說冬奧會冠軍徐夢桃的鏡頭都比王心凌多。”這并非是說徐夢桃就有什么不如王心凌,而是根據舞美師自己多年來的經驗,這可以從側面印證“節目導演組在第一期里本身想推的話題人物就不是王心凌。”
當下王心凌身上的不少“標簽”都是其特有的
結合自己超過10年的觀察經驗,舞美師進一步解釋,王心凌這次至少有這些關鍵點都直擊了“要害”。“首先,歌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其次,人足夠甜美;第三,已經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如果重新進入大眾視野,有足夠的反差感。”舞美師說,大家不妨去仔細盤點一下《乘風破浪的姐姐3》的陣容,“王心凌有的這些標簽,幾乎是無可替代的。”
“我記得多年前,有綜藝節目被曝光說設有‘故事導演’,很多網友就吐槽說這證明了綜藝節目就是導演的。其實不是的。”舞美師說,自己舉這個例是想說,為每一個參與節目的嘉賓找到“故事”“標簽”,用于錄制、剪輯到后期宣傳推廣。這早已是業內的慣例,也有非常成熟的機制了。“像王心凌這樣的‘咖’,導演組肯定是事先就有計劃地為她找了‘標簽’的。”
值得注意的是,舞美師還專門提到,當下的“王心凌熱潮”其實又跳出了普通營銷的范疇。“它成功的亮點就在于,在最初那一波硬推廣很好地激發出了網友‘蹭熱點’的力量之后,影響力就開始呈幾何級爆發了。可以說,當下討論過王心凌這個名字的每一個人都成了‘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