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說,它意味著幸福的港灣。從此就有人依靠,有人可愛。
有人說它意味著無盡的家務和無盡的人際關系。
...
這些回答都有道理。
因為結婚,不止一種表達。
有的人的婚姻是雞毛,有的人的婚姻是甜蜜。區別是由女性自己決定的。
在我的前半生,羅子君花了半輩子才知道——
“沒有人會成為你認為一輩子的避風港。只有你是你最后的避難所。”
“錢”
越成熟越覺得大人的體面大多是金錢給的。
剛進公司的時候,有一個實習生給我的印象很深,不是因為她能力出眾或者長相出眾,而是因為她快40歲了,還只是個實習生。
經詢問,我得知實習生陳杰結婚后一直在家帶孩子。看到她的孩子上了高中,陳杰成了家里的討厭鬼。
老公懷疑她不賺錢只是為了考察崗位,動不動就吵架;我覺得孩子不愛嘮叨,連家長會都不讓她去。
迷茫了很久,陳杰開始找工作,被拒絕了無數次才成功成為我們公司的實習生。她特別認真負責。
但是,到了一定年齡,學習能力確實下降了,而陳杰最終沒有留下來。她走的那天,眼睛里有明顯的淚水,但我們也無能為力。
不難想象陳杰的生活有多艱難。
可能有一次她剛嫁給老公的時候,被老公當小公主;可能有一次,她為了家庭放棄工作,被家人夸懂事。
尤其是對于沒有經濟實力,另一半對自己來說不夠用的女性,她們最后大多不會有好下場,因為她們沒有挽回的信心。
曾經看過一個問題:如果年收入超過10萬,你的生活會有怎樣的改變?
當時最揪心的回復只說了一句話:“不要說十萬。就算我多賺了五萬,我也不會和背叛我的老公住那么久。”
婚姻很難保證穩定,但是賺的錢可以。
“自我”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很無奈的問我:為什么有些女人婚后漸漸變成潑婦,好像生活很不如意。
他和妻子結婚的時候,他們很和睦,但結婚五六年后,他們就吵架了。
他的妻子總是抱怨他不夠關心自己。每次吵架,他都會細數自己的犧牲和付出,比如每天要花多長時間收拾家務,照顧孩子。...
我的朋友說:“我從來沒有要求她做那些事情,但是為什么她一定要做呢?如果她不掃地,我來掃。如果她不做家務,我就做。你為什么天天責備我?”
好像很多已婚女性都是這樣的。
當我為家庭付出很多的時候,我會不自覺的改變自己,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精力,卻忘了思考這一切是不是我想要的。
因為朋友的一句話,她想起了曾經認識的一個瑜伽老師。她嫁給丈夫后,堅持選擇自己喜歡的瑜伽。
用賺來的錢,她請了保姆做家務,閑暇時和姐妹們一起逛街,帶孩子。而不是以婚姻和孩子為一切,整個家庭都圍著她轉。
其實這就是自我和自我的區別。
吸引一個人的不是他做家務的能力,而是他自己。當一個女人忘記了自己,她對自己的婚姻越有希望,就越容易失望。
最終,有了自己的女人,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生活得更幸福,更有魅力。
人在生活中最怕的,從來不是遇到錯的人或者婚姻不幸福,而是在忙碌的生活和瑣碎的婚姻中忘記照顧自己。
畢竟真正懂你的人只有你自己。當你忘記自己的時候,沒有人能真正給你幸福。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過這句話:
“中國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結婚后成了別人的附屬品,忘了取悅自己,滿足自己,找回自己。”
我印象深刻。
一個被“賢妻良母”觀念束縛的女人,往往想活成別人眼中的賢惠女人,卻忘了自己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對于女人來說,“錢”和“自己”才是真正成就自己的關鍵因素,婚姻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自己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