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電話給浙江工商大學的朋友。她告訴我她現在和一些同學在上海新東方培訓英語,準備中級口譯的證書,然后告訴我她暑假的一些其他經歷。
怎么說呢?打完電話,心里有點難過。我不知道為什么,但我就是有種感覺,這是真的。 后來想了很多,覺得自己和他們差距這么大。 我之前就知道他們在學校學習很努力,認真學英語。現在是暑假,她也沒閑著,就去新東方學習了。 而我呢,有一個暑假,我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想怎么玩上,卻從來沒有想過讀書什么的。 這樣想來,覺得多么可貴,多么可笑。
我的大學和他們的大學多么不同啊。
他們想要的是如何在大學里學到更多,如何在暑假里提高自己的英語,如何努力獲得對自己更有用的證書,如何在大學四年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對于我來說,我認為在大學里學習專業知識,畢業后找工作,享受大學生活,玩得開心,暑假好好休息就好了。 我們的想法如此不同,我終于意識到我現在是多么無知。 我們曾經是一起上課一起生活的同學,人生軌跡沒有偏離太遠。然而現在,大學一年過去了,我們已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人生軌跡已經偏離太遠,似乎再也回不來了。
這對我來說是多么大的悲劇。 在他們面前我越來越覺得自己渺小和卑微。 說實話,我真的很自卑。 我的自卑不是因為我的大學沒有他們的好,也不是因為我的高考分數沒有他們高。我的自卑是因為,自從到了大學,我失去了努力奮斗的夢想,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堅持,不離不棄。 此時,我感到一種真正的自卑。
我也在想,曾經信誓旦旦的承諾,曾經想追求的夢想,都去哪了?為什么我大學一年就把這些都拋在腦后了?為什么我沒有堅持下來?為什么我讓自己在大學環境里隨波逐流?我為什么會變成這種平庸無所事事的狀態?我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
我的大學,我讀了什么?
這個問題我之前沒有認真想過,也不想去想。但是現在,我覺得是時候考慮一下了。
我的大學,我讀了什么?
我的大學,我讀了什么?
小時候一直喜歡一個人爬山。山越高,我越開心,征服的欲望越強。 因為只有兩個詞可以形容在叢林和花叢中穿行的感覺,那就是興奮。 另一個原因是爬山。當你到達頂峰時,你會非常自豪和快樂
。那時候到了山頂,我會坐在那里,靜靜地發呆,做著山那邊的夢,一直到黃昏才下來。 從那時起,我愛上了爬山。 那時候的我,幼稚可笑。我總是坐在這座山上,看著對面的山,看了一天。在別人眼里,那根本不是一個正常人,可我就是那樣。 我望著那座山,不時嘆口氣。真的很高(因為太高了,又沒有路,所以一直沒爬上去)。我經常想,山的另一邊是什么?會是天堂嗎?當時只是看了看,看了看,沒有多想。這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謎
。到了初中,我學了一篇文章,好像是《山的那一邊》,再次引起了我對爬山的興趣。 于是我又爬了一次山,但是它變了。以前鳥少,花木少,人多。 到了山頂,我還是像以前一樣坐在那里,靜靜地望著山,夢想著山的另一邊。但這個時候,我改變了以前的天真,學會了用思考來解開心中的謎團。這個時候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征服這座山
。時間悄悄溜走,我也長大了。直到最近,我爬上了這座山。[ 但此時,與以前大不相同。昔日的密林和動物天堂如今已面目全非。 山上有許多現代建筑。那時候,小徑被水泥覆蓋,茂盛的樹木被砍伐到了極點。此時,這座山沒有鳥兒的歌唱,沒有昆蟲的鳴叫,沒有蝴蝶的飛舞,一片死寂。
現代建筑多,人也多。這里的一切都變了。 當我爬上山頂的時候,我看到了我小時候想要的答案。原來山那邊只有山和小山。 它們各種各樣,有高有低,一動不動地仰望著這座山,仿佛這就是它們的母親
。這個時候我腦子里突然蹦出一句話:他們會是山頂,爬山和生活一目了然有很多相似之處
。 一個人樹立了自己的理想,就會為之奮斗,直到成功。 爬山的過程是實現自己理想的現實比較。當你到達頂峰時,你就會成功。當你到達頂峰時,你會發現你以前的困難都是微不足道的。
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爬山的勇氣,沒有理想。 相信自己,也許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