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
提起烏鎮,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小橋流水,槳聲船影”,這是一幅潑墨的江南山水畫。如今世界互聯網大會落戶烏鎮,古典美學下的江南名鎮,被賦予了新的現代氣息。

2013年9月,我離開了家鄉,幾年的大學生涯褪去了我的稚氣,卻絲毫沒有減少家鄉烏鎮的美麗容顏,反而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在烏鎮的“互聯網+”實踐中,率先實現了WIFI全城覆蓋,無線網絡走到哪里就用到了哪里。Xi大手筆考察烏鎮后,更是爆出大贊烏鎮的“互聯網+”進程。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烏鎮,卻要靠“智慧”——將互聯網融入千年古鎮。那么,在成為“智慧景區”的路上,烏鎮為什么會被世界“另眼相看”?
走進旗袍店,發現店主早已通過“魔鏡”技術將旗袍銷往全國各地;有一個小包子店,通過二維碼邀請五湖四海的朋友來品嘗江南湯圓...小鎮雖小,卻有一個大舞臺,那就是互聯網烏鎮。
早在十幾年前,烏鎮就有先見之明,把網線埋在全鎮。眾所周知,當時的互聯網業態遠未成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短期內看不到任何成效。試想,如果沒有先行先試的勇氣,怎么會有今天的烏鎮?相比之下,還有一些地方,別說互聯網+,連政府網站都懶得維護。這種意識無疑是落伍了。
領先一步,領先一步。在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互聯網的價值時,烏鎮就能抓住機遇,比別人先一步找到互聯網的智慧。這是烏鎮贏得比賽的優勢。
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力量、期待、求知欲、希望和信心。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們應該率先突破網絡壁壘,就像烏鎮一樣,把眼光放長遠,不計一時之利,胸懷長遠之志。當我們即將擁抱這個魅力無限的互聯網時代的時候,你準備好了嗎?
大學生——這樣的身份,作為這個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才支柱!把家鄉的變化與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的高度結合起來,才是大學生應該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