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九月的日子里,我重返了高中同學的微信群。三十多年的時光,同學們各奔東西,有的在事業上風生水起,有的在商海中搏擊,有的則守著田園風光不愿離鄉。盡管曾經有過一些誤會和隔閡,但三十多年后的重逢,在微信群里竟然沒有任何陌生的感覺,可以放下面具,直呼昔日的外號或無拘無束地交流。
回想那年秋天,我們懷揣夢想,帶著征服性的自信來到省重點中學——南縣一中。那時候,我們寢室里的上下鋪文化、教室里的共同學習,都充滿了追求同一夢想的情感。我們爭辯數學題、討論美文,不僅學到了元素周期律、辯證唯物主義,還理解了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那些歲月留給我們的,是校園生活的蓬勃生機。
隨著苦讀,我們開始經歷成長中的煩惱和考試壓力,也走過燃燒歲月,共同度過了最清貧,最單純的人生階段,那些故事至今仍舊可歌可泣。在高考后,我們各自踏上了不同的道路,在不同的舞臺上演繹各自獨特的人生,讓那些青澀風華被歲月殘酷地掠去了。
再次見面,一聽到熟悉的聲音,一看到久違面的同學,便卸掉頭上的面具,無拘無束地交流,從學校時期的小秘密趣事到男女之間的小花絮,再到如今平庸生活的一切,都能自由自在地提及。微信里,即使不能面對面相聚,但是那些早已融入歲月皺褶中的浪漫故事又一次活躍起來。石喜紅神采飛揚地憶起那個從不打開課本卻口若懸河講歷史老師;劉正全幸福談起校門口小食店美味;彭躍波曾為我掖被子;張海斌曾端熱飯溫水……這些回憶,就像開閘后的河水傾瀉進身體,讓我們聊不盡校園趣事,說不完離愁別緒,道不完喜悅滄桑。
當大家把三十多年前的記憶碎片連綴起來,當沉睡多年的名字紛紛蘇醒和鮮活起來,小鳥依人的金枝嫁給軍人共度余生;楊佑祥,從滿臉笑容的小男孩成為了官至縣商務局領導;班花媛媛,如游云浮雨般美麗,與我少年情感境界最理想愛人交往,每次打招呼都需要勇氣,如今依舊迷人風韻焯人。我初戀杰妹,或許是因為她而輾轉反側,又或是因為她而心飛揚,現在已結婚育兒過小資生活……
在這個你爭我斗社會里,這個功利化時代戴上的假面與人明爭暗斗順服于潛規則。但是在微信群里,我可以卸去一切煩惱和壓力,與你們二人世界或公開透明,從過去秘聞趣事到現在甘于平庸,從積極上進到如今平庸狀態,再體味那久違的自由與歡暢。老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