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朋友交往的滋味多樣。有的朋友如長期同行,共享歡樂時光,但在困難面前,他們常被遺忘,因為我們知道他們只是度過無聊時光的伙伴。有些朋友雖然不經常見面,卻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成為我們最先想起的人。在另一些人身上,我們感受到一種粗獷而深刻的存在,就像五谷雜糧一樣不可或缺,比如那些偶爾聚會、共同享受美好時光的朋友們。有時候,我們對這樣的友情感到惱火,因為他們似乎沒有追求卓越,沒有智慧和上進心,但當夜色降臨,我們卻忍不住笑出聲來,回憶那些酒后豪邁的話語。
有一次,我因為無法入睡,便撥通了一個老朋友劉二哥的電話。他迷迷糊糊地應答,我提議他出來散步,他卻以憤怒之辭回應。我內心動容,因這位劉二哥曾在酒醉之際熱烈擁抱我,誓言隨我赴刀山火海。那一刻,一扇薄窗被輕易打開,讓我領悟到患難之交的真諦。
記得一次,我在網絡上讀到一篇文章,它強調要“高配”自己的精神,不然容易陷入庸俗和平庸。這讓我頓悟原來如此,這便是我解除與周胖子等人的關系的心理依據。當那天晚宴結束后,我宣布各自為好,周胖子以為是我身體出了問題,而不是對我們的友情感到厭倦。我搖頭說,只是為了避免我們的相處變得太過庸俗。
但就在那晚宴席散去后,周胖子又轉身回來,與我緊緊擁抱,說:“李哥,我們這樣分開真的嗎?”我的心也有些哽咽,在那種氛圍中,我開始渴望加入更有格局、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群,就像老宋那樣,用詩歌捕捉靈魂深處的情感糾葛。但每當深夜談論靈魂的事,即使疲憊至極,也慶幸能見到黎明,是生活的一種力量。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精神上的鄰居,但生活中的隔閡讓它們顯得遙遠。而只有那些堅韌的人才敢于逆風前行,你是否曾見虎豹狼談論過彼此的心事?只有軟弱者才會不斷訴說自己的深情,那些強大的人則竦立著脊梁,不畏艱難。
不過沒多久,我就開始焦慮起來。我發現自己作為“土”人,最適合生長于泥土里,這就是所謂接地氣。而最近的一個新朋友總是夸耀認識某些高端人士,當我勸他保持自我的價值時,他竟然生氣離去。我終于放下對過去牽腸掛肚的情緒,對周胖子發出邀請:“今晚我們去老王家烤魚店!”那天晚上,我們重逢,如同久別重逢般驚喜滿懷。在油煙彌漫的烤魚店里,我們雖不能潛入深水,但也有了炊煙裊裊的放松和舒坦。“胖子,”我喝醉后說,“你很重要。”周胖子的眼眶紅潤,他低聲回答:“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