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那么你知道關于長城的詩詞歌賦有哪些嗎?
飲馬長城窟行 1
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譯文
塞外悲涼的風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經凍結,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萬的波濤,陰山之下千萬里全都落滿了白雪。
將士們戍邊在那遠遠地高高的烽火臺上,一層一層的山巒引領向上顯出了高高的氣節,眾多的戰旗被長風吹卷這,將士們在哪長城低下飲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灘上連接著騎兵的足跡,狂暴的北風吹斷了那邊塞上傳來的聲樂,胡地的灰塵清掃著像那玉(冰凍如玉)做似的邊塞,羌族的笛聲和那金鉦敲擊的聲音。
與世隔絕的沙漠上干戈都 收藏起來了,可那戰車卻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濕的地方震顫搖曳。都尉們都從龍堆返回了,將軍還從馬邑凱旋而來正在捷報。
高揚著旗子讓那籠罩著大霧的地方都清凈下來了,在石碑記上他們的功名他們又是那樣的歡悅,在那荒涼的邊界上只要有一個穿著戎裝的人(作者自指)去守護,靈武臺上(朝廷)的凱歌是來源于國界。
長城現代詩歌 2
盡管城上城下爭戰了一部歷史,
盡管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
多少個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歡啊,
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巔,
冷眼看人間恩怨。
為什么唱你時總不能成聲,
寫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萬里的軀體,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樹,你的風。
敕勒川,陰山下,
今宵月色應如水,
而黃河今夜仍然要從你身旁流過,
流進我不眠的夢中。
贊美長城的現代詩 3
《望長城》
作者/靜鶴
你真實的長度,無法用腳步丈量
你蜿蜒在崇山峻嶺間的身影
被目光和鏡頭,深情撫摸
我激蕩的心和你鏗鏘的脈搏,一起跳動
赤膊赤腳淌出的汗水焊接你的高大堅固
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鑄就你的宏偉雄險
穿過兩千年的風雨和滾滾硝煙,你一路走來
高舉頑強拼搏的`斗志和堅貞不屈的脊梁
你——長城,綿延萬里,萬里鳥語花香
你——長城,澤被萬世,萬世繁榮富強
贊美長城的現代詩 4
席慕容《長城謠》
盡管城上城下爭戰了一部歷史
盡管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
多少個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歡啊
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巔
冷眼看人間恩怨
為什么唱你時總不能成聲
寫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萬里的軀體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樹 你的風
敕勒川 陰山下
今宵月色應如水
而黃河今夜仍然要從你身旁流過
流進我不眠的夢中
長城現代詩歌 5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
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長城外才有的景象,
誰說出塞曲的調子太悲涼,
如果你不愛聽,
那是因為,
歌中沒有你的渴望。
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閃著金光,
像那風沙呼嘯過大漠,
像那黃河岸,陰山旁,
英雄騎馬壯,
騎馬榮歸故鄉。
詠長城 6
唐代:汪遵
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譯文
秦王朝修筑的長城固若金湯,北方外敵全都無法越過臨洮。
雖然他的長城宏偉浩大,高接云天,政權卻是迅速瓦解,還不及堯帝殿前的三尺臺階。
相關
《長城》 7
我的骨骼是由石頭砌成的
里面塵封著熾熱的巖漿
五千年冰川凝結的硬度呀
瘋狂的子彈,也射不穿胸膛
只是,面對滿目瘡痍的累累尸骨
我的血液,沸騰了憂患的目光
河山未統,男兒何以為家
一柄利劍,在蒼涼之宇露出鋒芒
我知道,我不是沖鋒陷陣的勇士
但我會用獨特的方式挺直脊梁
宛若亙古綿延的群山,正在
歷史的烽煙里燃燒悲壯
塞下曲 8
唐代: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譯文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
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
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
自古以來這里黃塵迷漫,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
贊美長城的現代詩 9
《長城長,白云飛》
這是在北國的雪季,氣候肅殺著蒼茫的
大鳥,烽火臺,無了狼煙,戰馬虺頽在
草枯石爛的荒野,青磚瓦礫,沙礫游走
已不似,泰戈爾先生熱帶里的魚,已不似
臨行密密縫的白發三千的別離
我所能看到的北國冬色,除了殺青的野馬
攀山越嶺的草鞋,就還剩
那么一段長的光陰,是不是秦朝,是不是唐朝
至于是不是宋朝,記憶已模糊不清
那段古老的`傳說、坍塌的傳說還在祭祀著一片國土的安寧
而今朝,白云飛,長城長。
贊美長城的現代詩 10
野長城
(一)
我在破落的城樓里,
感受風的樂趣。
體驗著成吉思汗的荷爾蒙魅力。
那遠方草原上的咩咩哞哞,
在更高更遠的烽火臺里。
焚一堆狗屎,
便可目睹春秋的奇跡。
(二)
扳起一塊忠厚的青磚,
腳下便滲出民工萬某的汗。
想問問小孟姐姐:
可曾吃飽了午飯?
(三)
烽火臺的廢墟上,
摘下兩枚青澀的杏,
放進嘴里吧唧吧唧,
再給那守關的旗叔一枚。
旗叔生活在我杜撰的牛錄里,
那遠離高麗營的'寨子,
和那免受稼穡之苦的樹林里。
旗叔的爺爺用唇語譏詬著黑暗里發光的眼睛,
用一枝枝羽箭給他們捎去口信:
“自己背著肉,請到我家來;
最好帶上你的妹妹,上案臺。
不要讓我空著肚皮
發呆;
讓這一百年后的小南蠻,
把我腳丫里長出的杏豆兒,
往我孫兒的嘴里塞。”
(四)
站在長城上,
思念鐵木真
沒有那訶額倫母親,
還有那流淌的漫不經心的克魯漣河,
哪有恁多燒磚和燒糞的中國人。
數百年后,
來了徐福的遺民:
“打槍的不要”,“悄悄地進村”。
海那邊的母親們一樣,
偉大的胸腔里沒有良心;
干癟的乳房里不產好奶。
(五)
守望這野長城,
沒有了韃靼。
軒轅的子孫,
刻章辦證,
要擺一個正統的POSE,
要計算英宗皇帝的投資成本。
人不是神,
只是喜歡在自己寫的故事里
走神。
在陽光下 在曲折蜿蜒、錯綜縱橫的
千山萬水間, 那一座一座的列城,屏障和烽堠
都連續了起來, 已不止千里萬里
而是十萬余里,
所以
你名符其實
是一條長條形的
周圍并不是封閉的長城呵長城! 呵,長城! 你到底經歷過多少生死搏斗?
你到底經歷過多少爭戰風雨?
你到底經歷過多少刀槍火炮?
你到底經歷過多少烽焰硝煙?
終于
使你長城內外的子子孫孫
統一成了 一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偉大民族!
這就是—— 能夠戰勝一切敵人和災難的中華民族! 長城呵長城, 畫家說:
你是“雄偉的屏障”; 而我說:
不止這樣。
因為你實際上是我們民族
用血肉凝結成的—— 不朽的豐碑! 而在這座豐碑之上
記載著:
我們中華民族如何溶合起來的歷史;
記載著:
我們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愛國之魂!
長城現代詩歌 11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
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
自從大難平地起,奸淫擄掠苦難當。
苦難當,奔他方,骨肉離散父母喪。
沒齒難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鄉。
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強。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
四萬萬同胞心一條,新的長城萬里長。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
四萬萬同胞心一條,新的長城萬里長。
贊美長城的現代詩 12
《長城頌》
仿佛巨蟒游弋于起伏的山嶺中,
又似蛟龍翻騰在遼闊的海面上,
你,長城,
炎黃子孫為之自豪的瑰寶,
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靈魂。
經歷過太多次暴風雨的洗禮,
接收過太多場硝煙戰火的考驗,
數千載歷史長河,彈指一瞬,
不變的',
依然時你昂首挺立的身軀,
凝聚著華夏兒女頑強拼搏的斗志。
從遠古起步的瞬間,
注定你將在血雨腥風中
苦苦而不懈地掙扎,
一步一步
你艱難而執著地前進,前進。
青磚縫中,記述著一幕幕曾經震天動地的悲壯;
烽火臺上,
寫滿了勇敢、血淚、善良、智慧……
也許,
有血紅色的青磚,
在炮火中化為粉末;
也許,
有矗立于山顛的城墻,
在喊殺聲中變為廢墟。
但是,透過斑駁的斷壁殘垣,
我們看到的,
依然是一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
依然是一顆輝煌過并將再次輝煌的璀璨明珠。
長城,中國人永遠的驕傲,
長城,中國人不便的脊梁。
當紅日又一次冉冉升起的時候,
長城,
你將更加雄偉,更加壯大!
長城頌
卞育能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上
綿延峭拔的八達嶺啊
舞起矯健的巨龍
短兵相接的年月
你是抵御外敵入侵的壁壘
和平建設的時代
你是顯示民族氣魄的支柱
站在古老的烽火臺上遙望群峰
山川秀美
江山多嬌
不到長城非好漢
如織的游人往最陡最險地段涌來
思緒飛揚在那人背馬馱的時代
巨石是如何運上陡峭的山峰
整整齊齊地壘起
無法知道
想象也蒼白無力
但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
永永遠遠定格在硬朗的青山之巔
樹起一座民族豐碑
鐫刻著永不褪色的字痕
征服一切困難
戰勝一切險阻
哦,一個偉大的民族
贊美長城的現代詩 13
《長城的精神》
您是條龍
曲曲彎彎纏繞云天
觀望五湖四海
吐氣成云
歲月悠悠
洗滌你生命不朽
歷盡寒苦
靈魂不斷升華
您是條龍
寶甲映照日月
橫穿山川
橫穿河流
與宇宙共鳴
您是條龍
錚錚鐵骨
世界脊梁
挑起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
美好的時空
您是條龍
龍睛萬里穿觀望
海的浩瀚
浪的`雄壯
山的豪邁
云的遐想
看管著美好的家園
您是條龍
龍尾擺出正義感
龍須刺痛著外強
盤踞著五十六個民族
的堅強
您是條龍
躺在您長長的懷抱里
使華夏兒女
感覺到民族的團結
您的不屈基因
感覺到風的輕撫
水的雨露
春的向往
黃土的芳香
您是條龍
我們要把您的精神
推助成排空的巨浪
把五十六個民族匯集成
牽手的鐵墻
兼備萬川之精華
威武于世界最強
書憤五首·其 14
宋代: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