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著陳奕迅的《淘汰》,點開評論,卻發現了一段熟悉的話語:當你深情地經歷一段戀情,最后卻分手了,之后你會很難再去喜歡別人。你不愿意投入時間,也不想去了解,就像寫完一篇文章快要完成時,但老師說你的字跡潦草,讓你重新從頭開始。雖然記得開頭和內容,但也懶得繼續,因為一篇文章耗盡了你的所有精力,只差一個結尾,你卻要從頭重來。
那樣熱烈而又明媚的愛一個人一次就足夠。
小時候我能將雜志從首到尾一頁不落地閱讀,一部幾百萬字的小說我都能追到底部。遇見喜歡的人,我可以把他們的一切—生日、星座、血型、喜好,每天的行程都詳細了解。
如今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卻再也不愿花心思了解一個人了。
然而內心深處,又渴望有人陪伴自己。
就像書中所言,城市里的飲食男女,都渴望一起分享飯局,同時消化孤單生活。
我多希望有人能替代你,多希望有人能讓我的孤獨勇氣得到回報。
但我又害怕,那些希望終將落空變成虛幻,所以我再也不敢輕易邁出這一步。
二十歲,是人生最混亂的年紀之一。
過年時,我們這些朋友在群里聊天,不久便談及戀愛問題,有個朋友宣布脫單。我真的很羨慕她,她終于找到了那個合適的人。但同時也感到焦慮,我什么時候才能這樣高興地與朋友們分享這份喜悅?
身邊的人漸漸脫單,而朋友圈里傳來了他們結婚的消息,每次看到這些,我總感覺“全世界都有對象,只有我還剩下”這個錯覺真慘。
我練習無數對白,卻一直等不到那位正確主角直到后來才明白,愛情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你不知道它何時出現,也不知道它何時離去,一切都是不可預知,只需順其自然。
“我昨晚做夢又夢到他,可是在夢里,他都不喜歡我。”
小許結束前一段感情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但還是會偶爾哭泣。她收到了一個結婚請柬,上面是她的前男友新娘不是她。這件事讓她意識到,他們無法回到過去,那個曾承諾照顧她的男人,最終成了別人的良人。考59分比0分更難受,最痛苦并非未曾擁有,而是差一點就能夠擁有的失誤,這種遺憾可能永遠不會彌補。
電視劇《你好喬安》中喬安和倪好的對話讓我感動:
“你如果在這段感情上付出了特別特別多,你是否能夠得到想要的結果?”
“感情這種東西,本質上就是付出和回報是不平衡的,說穿了,就是你付出的東西只是滿足你的需求,對于對方需求,即使知道也不一定給。”
“我給,只要他跟我說他想要什么,我什么都能給他,只要是我有。”
“那么放手呢?”
或許你也有遇見過某個人,與你們共享甜蜜與爭吵,并且嘗試原諒,但最后選擇放手。這世界上的兩大困難事,一是原諒,一是放棄。而很多時候,即使不能做到的,也會接受這是現實。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如善待自己,與過去和解,再放過自己吧,因為我們這一生將遇見無數人,有些教會我們如何愛,有些讓我們體驗被愛。失去與擁有總是并存,你失去了同時,或許是一個新的開始?既然回不到過去,不如好好道歉。你只需相信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會有一天,在風塵仆仆中向我們走來,他們溫柔勝過遙遠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