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一年初,我們迎來了一個特別的日子——初中同學35周年聚會的尾聲。在這美好的時刻,我發了條微博:未來,沒有特別理由,不要缺席。這不僅是對過去歲月的緬懷,更是一份對未來的期待。正月初三,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準時守約,一起走進了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場所。
女生們如同駐顏有術般變化無窮,每個人都像是精心繪制的一幅畫,但她的美麗并非嬌艷,而是清晰明快;男生們則如同堅實的山脈,是我們不可動搖的情感依托。彼此間本就沒有芥蒂,這一刻,我們可以不必拘束,不必裝腔作勢,也不必顯擺或自卑。
盡管時間已逝,陌生感仍然存在,但我們并不介意。點燃一根煙,話題自然而然地開啟了。在這個空間里,大男人們嘮叨著年少時的荒唐事,而手牽手卻顯得那么自然;女同學們摟抱著還要轉圈,為的是讓對方知道,她一直在這里等待。你比以前更加迷人了!這種贊美讓人心花怒放,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互贈予了一句真誠的話:你的皮膚保養得真好!
我們的交流充滿期待,每個人的號碼和微信都留下,以確保回憶不會隨風而散去。我還記得那些曾經欺負我的兩位男同學,他們讓我知道,即便我弱小,也能得到關注,那份關注雖然粗糙,卻成為了一段溫馨回憶。
最遠來的人是王同學,他特意從馬來西亞飛到這里。他說:“想S你們了。”但見面時,他卻說自己失憶。但這并不重要,因為聊天喝酒,讓所有的人和事逐漸浮現于心頭。
物理老師風趣灑脫,與至親告別前,還留下一屋子的親人;數學老師古稀之年,卻依舊記得許多名字;即便身體有些許不適也來的同學,也證明見友是大事,其它一切可忍受。此外,有些不能趕到的朋友,在朋友圈不斷刷屏,識別似曾相識的面孔追尋往昔。
友情像平淡如水一樣純潔又真誠,即使當年的喜歡,如今只是一種遙遠的目光,一切都在塵埃中消散,只留下云淡風輕的心境。從內心里,我感謝每一次傾情付出的努力與共同創造,讓我們能夠圓滿實現三十多年的夢想。在這一天交談與互動后,我徹底拋棄了對聚會的一切看法。“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所有祝福都融入那一飲而盡酒杯里的豪邇中。曲終奏罷、人們尚未離去、話語尚未結束,只有淚水伴隨花朵飄落。一位朋友調侃,如果60歲、70歲甚至80歲的時候,都能再聚一次,那該多有意思?另一人認真地說,當那時候到來,我們或許老態龍鐘,但“同學情”不會忘,無論如何也不能忘,并且絕不會忘記。那段短暫相遇,便深植于心上,將永恒流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