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4萬元離奇情感文案的玉石99元賣出離奇情感文案,原價6999元的手機只要999元,主播一口一個“家人們”“爸爸媽媽們”,要粉絲們下單……在短視頻平臺,當你搜索正在直播的“情感主播”,進入離奇情感文案他們的直播間,你可能瞬間進入了怒斥渣男、抓小三、尋親等各種情感糾紛現場,當你正忿忿不平,主播收繳了渣男的珠寶玉石,大聲喊著“低價賣!”“解氣!”
這樣魔幻的劇情,在不少情感主播的直播間熱鬧上演。
“渣男”的珠寶在直播間低價賣出,你信嗎?
“這塊玉石是特別罕見的,如果離奇情感文案我沒記錯,我老公以前告訴過我這個玉是云南產的,幾年前的價格是4萬……”8月17日,在一直播間里,一名女子分析著一塊玉的價值,另一名光頭男子則在憤怒地斥罵。這場直播已經開始很久,從主播和男子的對罵中,可以看出基本劇情離奇情感文案:光頭男子干了缺德事,主播低價出售他的財產,是在替天行道。“家人們,爸爸媽媽們,99塊錢值不值!為了解氣,買!”主播大聲吆喝著。
雖然直播間里雙方在互相對罵,但對于這塊玉的夸贊是共同的。而這樣一塊“罕見”的玉,直播間里居然有100塊。幾分鐘后,玉石售罄,主播又從男子家中找到了一串珍珠鉆石手鏈,以888元的“低價”出售,而這樣一條手鏈,直播間顯示300條。隨著主播與光頭男子的矛盾進一步升級,主播“憤怒”地以99元的價格賣出男子的手鏈,而手鏈數量增加到了500條。


一名網友曾在投訴平臺舉報一位叫“老劉”的情感主播。網友稱,老劉在直播間賣慘,稱自己被人惡意投訴,恢復直播后找人查到幕后黑手是一名珠寶商人,他直播了自己帶人搶珠寶鋪的“實況”,稱自己搶得兩大行李珠寶,其中一箱低價回饋給自己的粉絲。在直播中,老劉甚至帶著“搶來”的珠寶到鑒定中心進行鑒定,進一步欺騙粉絲。“強烈建議立刻封殺并處罰該主播,避免更多的老人家上當受騙。”網友投訴后,老劉的賬號因違規行為被平臺攔截。記者在平臺上進行搜索,沒有發現老劉的賬號,但還有不少老劉的小號。
在直播間里,還有不少人與主播連麥,傾訴情感,請主播支招。
記者隨機選了一個正在進行直播的情感主播直播間,這名主播自稱是婚姻律師,專門給女人支招。短短半小時內,幾乎不間斷有網友和主播連麥,每人十分鐘左右,都是老公出軌。
“老師你好,我今年6月發現我老公跟別的女的在外開房。他的月收入一萬左右。我發現他每三個月就會出去跟這個女的開房,大概每個月給她2000塊錢。我該怎么辦?”直播間里,一名女子連麥傾訴。“你是弱者,弱者也有弱者的活法。只要你老公沒跟你砸鍋,你就能忍。一個月2000塊,你省大錢了,換取和諧的夫妻關系。”主播這樣“支招”。
“老師,我跟我老公是二婚,我們16年結婚的,18年他去買了房子,房子歸他名下。他年收入20多萬,每隔個一兩年就要換車,手機也總是用最新款。我卻省吃儉用。我因為身體原因,懷不上孕……”又有一名女子連麥傾訴。這次主播表示:“你懷不上孕,那我建議你不要想以后了,就過好當下。你趕緊離婚,自己出去找工作。”
“老師,我2019年結了婚,我老公在2018年給他的前女友買了房子。他工資不高,在成都有兩套房。但是給前女友買房是用的現金,沒有任何證據,我能不能把他給前女友買房的錢要回來?”……這些情感故事,總是大同小異,總是有一個不靠譜的男人,和一個處于弱勢的女人。而每次連麥間隙,主播都不忘推薦一次商品。
真的有這么多人在直播間里找主播幫忙解決問題嗎?
連麥一小時25元,線下出演一小時1000元
與情感主播們互動的人,在行業內被稱之為“麥手”。
記者以招募麥手的名義,與一名介紹人取得聯系,介紹人將記者拉進了好幾個群里。在近五百人的麥手群里,不斷有人發布著招麥手信息,有招募線上連麥的,也有招募線下演員的。“今晚八點,三人戲,劇情內容豐富的,苦情帶情景劇的,加營救必須硬手來,爛大街的本子別來!”“今天到,線下需要一名50-55歲(演員)飾演老板,必須有滄桑感,戴口罩400元,不戴口罩800元,餐補50元。”“劇本類型是渣女、出軌、搞笑,能吵吵的優先,有合適的麥手加我直接對戲。”在群里,一名叫做“雪飛記者”的主播招募“看著就讓人同情的女一號,30歲;渣男,30歲,明晚7點開始線下連續劇”。而在短視頻平臺,這位主播有上萬粉絲,定期進行直播。



隨后,記者以新手的身份添加了一名麥手培訓師。這名麥手培訓師告訴記者,成為麥手沒有門檻,只要敢于連麥、敢于說話,熟練之后月收入上萬不成問題。“你可以兼職或全職,單麥指單人連麥,一小時內25元,雙麥指兩個人連麥,80-90元一次,三人連麥200-300元一次,比如三個人分別扮演老公、婆婆、小三等。”

培訓師在微信里將記者備注為“16號學習麥手”,并給記者發來一份8月17日上午使用過的劇本。在這個長達3000字的故事中,刁蠻不講理的小姑子,為了病重母親手里的老物件不落到哥嫂一家人手里,處處陷害嫂子,導致哥嫂一家要離婚,于是嫂子致電求助。通過主播的連麥,最終將矛盾圓滿解決。

“一般四五天你就能熟悉了,就能接雙麥、三麥的單。你還可以接線下單,主播需要你參與拍攝,如果你愿意露臉,工資更高,一小時一千元都有。”培訓師說。
事實上,在情感主播這個領域,幾乎是一個相互欺騙、造假的領域。培訓師表示,新手付款198元他就能拉新人進去麥手群,并幫助新人制作虛假的好評截圖,憑借好評截圖,新人麥手就能接到主播的單。主播們在群里發布的招聘信息往往要求麥手自帶劇本,這又催生了劇本生意,在電商平臺上,情感劇本、段子、文案打包出售,5.9元就能買到一個壓縮包的文案。“麥手賺主播的錢,主播賺電商的錢,電商賺粉絲的錢。這個過程中,只有粉絲花費了自己的時間,還要花錢。”培訓師說。
“干這一行的有幾十萬人,情感主播99%的連麥可以說都是靠麥手。”
上當者多是中老年人
消費者趙先生表示,上個月,他在一名情感直播間購買了主播拍賣的雪花開口手鐲,拍賣時,主播承諾這個手鐲是寶貝,價值五位數。趙先生以199元的價格拍得手鐲后,在線下進行了鑒定:手鐲是鍍金的假貨。“我相信主播的辦事和為人,也相信他的話,但我找珠寶店和相關檢測機構鑒定后才知道是假貨。”雖然上當了,但趙先生對主播依然有好感。
記者注意到,不少消費者投訴是因為家里的老年人上當。“家中老人關注了平臺上一個情感主播,有40多萬粉絲,每天就是看情感故事。直播中,主播誘導老人購買了假和田玉項鏈,金額1200元。”王先生說。
網上,年輕人對情感主播的吐槽十分普遍,認為不少情感主播素質低,在直播中說臟話,情感故事總是出軌、賣慘,但無奈家里的老人喜歡看。“誰還沒有個沉迷快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呢?”“奶奶把快手放到最大音量,潑婦破音罵街我耳朵要炸了,但其實我也能理解她老人家,也沒什么娛樂方式”“我給我爸媽說這些東西有劇本,或者雇人打電話,他們不信”……
的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會上網。行研機構發布的《銀發人群洞察報告》顯示,老年人平均每天至少有4小時在使用互聯網,有關數據在未來仍將呈上升趨勢。除了觸網時間變長,老年人也越來越熱衷在線上購買產品。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有24%的老年人通過線上渠道購買保健品,而通過直銷和商場超市購買到保健品的老年人均占8%。
但這不代表“數字鴻溝”的填平。雖然老年人懂得網上購物,但辨別能力、處理售后糾紛的能力相對缺乏,往往成為不良商家圍獵的對象。“我母親看情感主播的直播,買了3瓶葉黃素,后來想要退貨,但平臺購物十分繁瑣,我母親70歲了根本搞不懂里面的規則。”“我父親聽主播說買保險首月1元,每個月扣13.3元,他給自己和我母親都買了,結果后來直接扣一百多元,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網友們表示。
律師:主播在直播間通過自己的名義推薦商品,可能會被認定為廣告代言人
一些網絡平臺已經注意到此類問題。今年3月,抖音安全中心發布的《“賣慘帶貨、演戲炒作”違規行為處罰公示》顯示,平臺已對賣慘帶貨、編造離奇故事、演戲炒作等行為進行違規處罰,在30天內,處理相關違規直播間446個,封禁違規賬號33個,包含“權哥講情感”、“光頭哥”等10個粉絲超百萬主播,另有“金牌調解玲姐”等多位主播被封禁直播權限。當時抖音安全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行為不僅不會起到正面作用,反而會造成嚴重違規的后果。直播中的賣慘炒作帶有欺騙性質,違背直播行為規范,影響達人和商家形象,平臺會持續加大對此類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
盡管如此,在短視頻平臺,依然活躍著大量情感主播,不間斷的連麥講述著大同小異的出軌故事,好幾小時的直播過程中,主播以“解氣”的名義出售著廉價的玉石珠寶。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易旭表示,主播在平臺賣貨屬于銷售行為。根據《廣告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廣告發布者,是指廣告主以外的,在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如果主播在直播間通過自己的名義、形象對商品表達出對商品的推薦,可能會被認定為廣告代言人。而新廣告法對廣告代言人有相關規定,如“廣告代言人必須使用過推薦的商品或服務”“不得代言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代言人須連帶損害賠償”等。
“主播在平臺賣貨要遵守《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中關于生產者、銷售者的有關規定。”易旭說。
易旭表示,根據《電子商務法》的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明確商品和服務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權利義務。因此,對于主播帶貨的商品品質問題,電子平臺有相應的監管義務。
瀟湘晨報記者李姝